1988年春晚相声看点,对戴志诚的描述一语成谶,牛群巧立名目大火

酷客影院小白影视资讯人气:246时间:2022-01-05 23:49:09

春晚很老也很新颖,春晚很老,虽然还不到四十年的光阴,但像是一个垂垂老矣的人一般,没有了太多的新意与吸引力;春晚很新,为了满足日益丰富的需要,创作组需要自我更新。

要看透一场晚会的本质,要把它放置到所处的大环境之中,每一届春晚都有它本身自带的时代特征,而最直观的表现途径,就是小品和相声。

在1988年的央视春晚,赵丽蓉首次登台,与济公的扮演者游本昌等合作小品《急诊》,这个老太太成为小品界的天花板之一。

刘伟一语成谶

作为一名相声爱好者,自然会将春晚相声扒个底朝天,当然前面写的还有效:笑林李国胜二位的相声没听过,实在享受不了满是柳的段子(多说一句,唱戏剧除外)。

1988年春晚,有五段相声登台表演,咱们依照出场顺序,挨个介绍。第一个刘伟、冯巩、赵宝乐、戴志诚、郑健等人合说的《求全责备》。那时的冯巩29岁,戴志诚还有刘海呢,时间一晃全成老头了。

这段相声偏于温和和内敛,没有时代性的特征,也就解释了难成为经典的原因是什么;几人轮番上台,终究是乱哄哄的。

故事是以生肖为主题展开的,冯巩演了一个什么都想属的小哥,从猪开始,最终是落到了龙的身上(那一年是龙年)。

作品中不乏方言俚语俏皮话,因此其中也蕴含着不少的文化细胞,之后的冯巩无论是说相声还是演小品倒是继承了这种姿态。

节目中戴志诚的生肖是猪,刘伟有一句台词:猪有生活作风问题,在天宫调戏嫦娥,来到世间又背着人媳妇满处跑,你纯属第三者插足。没想到这句话一语成谶,此后竟真发生了此类的事情,倒是前车后辙。

相声联说

第二段相声名为《对话趣谈》,一共有八位演员说了四个小段,演员也代表了不同的合作对象。常宝华、常远表示老少搭档;单联丽、王荃演绎男女搭档;李博成、李博良展示兄弟搭档;卡尔罗、李立山那是中外联谊。

常宝华、常远爷孙俩给我们说了一段,虽有常家相声的荣光环绕,但常远并没有继续在相声圈里耕作,而是成了一名喜剧演员,跳出了家族的光环。

第三段相声名为《攀比》,是笑林、李国胜表演的,看的次数不多,更多感触留给大家的评论。

电梯奇遇

这是姜昆的又一代表作,从1987年的《虎口遐想》,到1988年的《电梯奇遇》,两段相声算是彻底奠定了姜昆在相声界的地位。

不可否认,姜昆已然成为了相声发展历程中不能忘掉的重要人物。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之下,人浮于事成为了主流趋势,而这段作品就是抨击的这种怪相。

正如同节目中重复率最高的那句话:“我早知道这部电梯要出事,可我就是不说”一般,这种技巧的应用对节目效果的铺陈有很大作用,对节目主题的凸显有很大益处。

节目用姜昆被困电梯,一帮人帮着解决,努力的“建言献策”,却没有一个有用的建议。讽刺了当时互相扯皮、相互推诿,事情发生只关心自己的现状,是一段具有时代意义的好相声。

一个音调就会感到审美疲劳,一个声音就会诱发难以言表。节目中姜昆大量运用了“倒口”,借此来区分人物,画面感得以增强,可用《纠纷》中的王文元、丁德成理解。

作品讽刺的东西太多太多,观众的共鸣也是愈加深刻,这也是姜昆能够成为一代相声领头人的重要原因。

领导,冒号

牛群、李立山的作品《巧立名目》在零点钟声之后粉墨登场,这是春晚相声中难得的讽刺精品,甚至被称为“春晚30年讽刺尺度最大”的一段相声,牛群也因为这一段相声火爆全国。

牛群的表演生动饱满,特别是他模拟起南方口音时。完美地将一个巧舌如簧、颠倒黑白、且毫无内疚感的负面人物演绎了出来,抨击了当时社会的乱想。

结构细致而严密,语言生动且鲜活似乎是最好的评价,但之后就少见如此的相声精品了,直到现在也没有出现。

或许好多人不知道《巧立名目》,而熟知那句:“领导,冒号!”牛群也有了一个牛冒号的美称。

您对于春晚的美好回忆有哪些?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renliaolang1@163.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2 酷客影院 陕ICP备321487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