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凯瑞今天60岁了,聊聊那些远去的喜剧之王

酷客影院小白影视资讯人气:407时间:2022-01-19 10:30:07

讲个不太好笑的笑话,金·凯瑞今天60岁了……

时间一年一年的逝去,有如江水终将流至那心之向往却又虚无缥缈的大海。在那蔚蓝色中央的深处,有着一颗颗属于我们的水珠,或晶莹,或浑浊。正如电影带给我们的点滴感动,或忧伤,或欢愉。

长久以来,一些演员年复一年的挤眉弄眼、上蹿下跳、装傻卖萌、扭曲肢体,只为搏我们一笑。这一笑,对于我们来得是如此容易,只需坐在沙发或是椅子上牵动一下面部神经即可。

可对于演员们,却是需要巨大的努力与付出。他们不惜自毁形象,或是肢体受伤,以换取银幕上的夸张喜剧效果。

在赢得万众笑声的同时,他们却难以赢得评委们的掌声。影帝影后的奖项通常只是剧情里自嘲的笑点,现实中却是遥不可及的。

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未曾触摸过小金人、小金马的基座,原因很简单,他们只是些搞笑的演员而已,在某些人眼里,他们和马戏团的小丑无异。

他们手中永远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心中永恒的台词是:“其实,我是一个演员,一个喜剧演员……”

每当我们工作劳累、心情郁闷之时,走进影院或是打开电视,看到他们,便会将一切不快抛之脑后。他们的表演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我们的烦恼顷刻间烟消云散。

说他们是心情治疗师,或许并不为过,因为欢笑是一剂良药,足以驱走一切阴霾。它是一种正能量,带来了许多奥斯卡或是主旋律所无法传递的效果——让人开怀,让人解忧;成全了别人,恶心了自己。

他们就是演员中的一群非主流——喜剧演员,没有高大威猛的形象,也没有帅气靓丽的脸庞,更没有性感苗条的身段。他们拥有的只是呆傻猥琐的屌丝外形,橡皮泥一般容易挤压变形的滑稽脸蛋,或是巨肥暴瘦遭人取笑的五短身材。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日渐苍老,看家本领也略显老套,早前的包袱也趋于山穷水尽。可他们仍在卖力的表演,全心的挠痒,只为在新时代观众那越来越高的笑点下牵动我们那吝啬的嘴角神经。

看到他们老去,我不免唏嘘。因为我们也终将老去,我在我们年老之时,曾经带给我们欢笑的他们又身在何处呢?就让我们来聊聊那些正在远去的喜剧之王们:

10、许冠文

1942年出生的许冠文是香港电影圈曾经毫无争议的喜剧之王,和他的几个弟弟许冠杰、许冠英一起名噪一时。

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是一位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喜剧天才,其早年创作的《鬼马双星》《半斤八两》等影片都创下当年香港的最高票房纪录。

絮絮叨叨,略带苦情的表演方式是他的标志。他善于演出那种自私、吝啬、损人不利己但却有着小小良心的小市民,是生活中我们许多身边大叔小伯的银幕再现。

让观众笑着流泪是他追求的最高境界,如《抢钱夫妻》便是左手挠笑穴、右手点泪腺的佳作,也是那个年代港产喜剧的代表。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周星驰横空出世之后,许冠文的江湖地位轰然坍塌。尽管他仍在孜孜不倦的推出许氏喜剧,然而过于老套的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观众们的口味。他彻底被“无厘头”打败,推出的洗具逐渐变成不再卖座的杯具。

1997年后,许冠文沉寂了,直到7年后才参演了马伟豪执导的《煎酿三宝》,饰演了一位近十多年已经没有新书面市的过气武侠小说家龙飞雁,企图找回灵感重做大侠。

这仿佛是许冠文本人自我的真实写照,使得本片更具一种心酸的色彩。然而难过的是本片也未能取得好票房与大影响。

许冠文之后又在2006年出演了《宝贝计划》,在2012年的《悬赏》里客串了小角色……这便是这位曾经的喜剧之王目前的创作状态,令人惋惜。

9、杰拉尔·德帕迪约

法国的国宝级演员。外形高大,也曾经帅气潇洒,中年后长残,变身其貌不扬的肥胖大叔,唯一能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那蒜头般的大鼻子。

而经过化妆夸张之后,他留给了观众们心目中的经典——《大鼻子情圣》。从此,本片的片名便成为了他无可取代的亲昵绰号,也让全世界影迷记住了他的独特标记。

杰拉尔·德帕迪约是多才多艺的,他的演绎生涯并不局限于喜剧,这使得他获得了更多的演出机会与更为广泛的好评。但我们仍然念念不忘的是他在《绿卡》《你丫闭嘴》《高卢英雄传》里的诙谐演出。

也许《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坏蛋厨师会是他在银幕上的最后一个角色,因为他宣布了息影的消息:“我拍了170部电影,没有什么可证明的了,不想像个傻瓜一样坚持下去。”可是我们仍然会常常怀念他的众多傻瓜角色,那么的平易近人,却又饱含热情。

8、艾迪·墨菲

曾经的喜剧明星,有着《贝弗利山警探》《来到美国》《轰天妙探》《怪医杜立德》等经典喜剧招牌的艾迪·墨菲也有过风光无限的境遇。一部接一部的票房佳作让他有了些得意忘形的飘飘然感觉。

而不进则退的铁律狠狠的抽打着这位喜剧演员,一系列笑点低幼的喜剧让人们意识到“江郎才尽”中的“江郎”原来是个黑人。《肥佬教授》挽回了一些人气,却也让他在低俗的屎盆子里越陷越深。

这一颓势居然要靠一部《怪物史莱克》这样的动画片来进行终结,不得不说曾经的喜剧天才黔驴技穷了。话说还有人长着比艾迪·墨菲更像驴脸的演员么?

从近些年的《幻想之地》《临终千言》里我们看到了些许新意,不再单纯的靠嘴皮子混喜剧也许是他谋求的转变,但骨子里仍是那个传统的艾迪·墨菲。爱唠叨是他的天性,他改不了,也就随着性子去吧。何必憋屈了自己?

7、罗伯托·贝尼尼

似乎他的每张生活照都在嬉皮笑脸,而每一次的滑稽鬼脸后都藏着一颗顽童般的心灵,这使得人们容易将他定型为只靠面部表情取悦观众的喜剧演员。

其实罗伯托·贝尼尼真正打动人的不是外在的表情,而是内在的感情。正如那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作品《美丽人生》一样,他用真情打动你我,成就了笑中带泪这一喜剧中的最高境界。

10岁时的贝尼尼登上了舞台,少年时代的他从事过小丑和魔术师助理等表演工作。他通过《不法之徒》里神经质表演获得了意大利电影新闻记者协会最佳男演员银丝带奖。之后他走上了自编自导自演的不凡道路,并通过《美丽人生》获得了导演与主演的几乎所有电影节奖项。

之后,贝尼尼陷入了低潮,2002年的《木偶奇遇记》几乎葬送了他的一切。直到2012年,贝尼尼搭着伍迪·艾伦的便车在《爱在罗马》中出演了熟悉的角色。希望这能成为贝尼尼大船新的起点,扬帆起航,重征笑海。

6、成龙

是的,没错,成龙。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动作明星,成龙同时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喜剧演员。通过独具风格的谐趣武打,他总能逗乐观众。我依然能记得当年观看《A计划》《警察故事》时笑得快憋气的经历。

从《醉拳》《蛇形刁手》开始,成龙便和许多香港武术指导一起开创了一种只属于香港的喜剧形式——谐趣武打片。那些妙用身边一切器具,近似于杂耍的武术设计是一种有别于李小龙的真实格斗和李连杰式正统武术的另类东方功夫,让人看得目不暇接之外还笑破了肚皮。

影片中,成龙时常挤眉弄眼的夸张面部表情总能让观众忍俊不禁,片尾招牌式的NG花絮也是让影迷津津乐道的话题,而成龙式的大道理台词也同样成为一条意外的喜剧风景线。

在我眼中,成龙是一位世界级的喜剧明星。但他的喜剧之路要来得比他人更为艰辛。因为逗乐我们的一招一式说不定都隐藏着受伤的危险,而敬业的成龙总是亲力亲为的完成各种惊险特技,这使得日渐年迈的他浑身是伤。渐渐的,他打不动了,而热爱他的影迷也知道,成龙式的动作喜剧已接近尾声。

早些年里,成龙也出演过如《重案组》《火烧岛》等不带个人色彩的非喜剧类电影,然而这些毕竟是少数,算得上他的另类演出。可到了新世纪,我们发现这类电影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如《新警察故事》《新宿事件》《辛亥革命》《警察故事2013》。这是成龙的不得已,毕竟他不能一直打到头发花白。热爱电影事业的他必须做出转型的选择。如此的无奈,却又如此的现实。

我只希望,若干年后,我们能指着银幕上的一位白胡子老头对下一代的孩子们说:“想当年,他是一名赫赫有名的动作明星。同时请记住,他也是一位伟大的喜剧演员。”

5、罗温·艾金森

说起罗温·艾金森很多人也许还不清楚是何方神圣,可提起他的别称“憨豆先生”估计就世人皆知了。是的,憨豆先生远比他的本名更深入人心,因为罗温·艾金森可谓倾其一生演绎了这一经典人物。这一人物也许是除卓别林以外最为人称道的符号化喜剧人物了。

除了系列短剧以外,以憨豆为主题的电影只有不多的几部,平均要等上4~5年豆迷们才能盼来一部憨豆大电影。所以当罗温·艾金森以憨豆形象出现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时,全世界为之欢呼雀跃就不足为奇了。毕竟艾金森先生也已经67岁了,我们还能有多少部憨豆电影可看已是屈指可数了。

其实罗温·艾金森还客串过很多电影,只是未以憨豆形象示人所以不为人所熟知。这些客串片段像一座宝藏,等待着我们的挖掘与收获惊喜。也许某日不经意在翻看一部老片时我们会像在87版《射雕英雄传》中发现饰演宋兵乙的周星驰一样惊叫到:“看啊!那是憨豆!”

艾金森说过:“很多人认为我能在舞台上让他们发笑,我就能在现实中让他们发笑。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我本来是个相当安静,甚至有点乏味的人,只是碰巧成了演员而已。”是啊,他并不是一个天生的喜剧演员,却用后天的努力与专情的表演换得了世人的认同。

他的表演有别于休·格兰特式英伦小幽默,却有着一种笨拙与幼稚的孩童天真,他有着极为夸张的肢体语言与橡皮脸。随着时光荏苒,憨豆先生头发已近花白,其身体状况也不支持他有着高产量的作品推出。他也许注定将老去成为憨豆爷爷,但他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的独一无二的Mr.Bean。

4、金·凯瑞

无可置疑,他是世界级的喜剧之王,没听过他名头的人等于没看过喜剧片。在某一个历史时期,他简直就是好莱坞喜剧电影的代名词。他的地窖里有一长串喜剧票房纪录,并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庞大的拥趸。

他出演过《神探飞机头》《大话王》《变相怪杰》这样的纯喜剧,也有过《楚门的世界》这样寓意深刻的喜剧经典,还出演过《月亮上的男人》这样题材更为严肃的人物传记片。但他终究不可能被奥斯卡所认可,更别提欧洲各大影展了。在电影人眼中,他始终是个无法登堂入室的滑稽演员。

从《冒牌天神》后,金·凯瑞开始步入事业的下坡路,《新抢钱夫妻》、《好好先生》等片都无法激起观众的日益挑剔的笑感神经,《波普先生的企鹅》更是沦为儿童喜剧。近两年来甚至只能充当《超级魔术师》《海扁王2》《刺猬索尼克》里的次要角色,这是巅峰期的金·凯瑞所未曾经历的,虽然他演起配角来依然能够轻松的抢戏。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开始被冠以“廉颇老矣”的质疑。为了证明自己,他甚至找来老拍档,祭出了《阿呆与阿瓜2》的终极杀招,希望通过20年后的炒冷饭能唤起观众当年的记忆。

的确,在那些遥远的学生时代回忆里,金·凯瑞是那么的特别与无与伦比。感谢他为我们带来的点滴欢笑,他永远是笑海中那最为灿烂的一朵浪花。

3、周星驰

我不想再用文字来赘述他的作品以及影响力了。我只能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周星驰的影迷”这句话应该是没人会反对的。曾几何时,有人把他称之为“香港的金·凯瑞”。可现在,更多的人把金·凯瑞称作为“美国的周星驰”。

争论他们两人谁高谁低我想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都是顶级的喜剧之王。他们的表演形似也神似,像镜子内外的两面,各自树立在东西方通俗喜剧界的巅峰,遥望着对方,欣赏着对方,却从未握手。

为什么把周星驰纳入这个正在远去的榜单里?难道他还不是如日中天么?原因有两个:他的拍片速度与他的角色转换。

全盛时期的周星驰,一年能拍5部卖座喜剧。而如今,他5年才能拍出一部来,这简直是王家卫的节奏啊。从2001年的《少林足球》到2013年的《西游除魔篇》,12年间他才出品了4部电影,其中还包括并不那么可笑的《长江7号》。而《西游除魔篇》的出现着实用了5年,这种加速度为负的状况让影迷们等得无比心焦。

从当年的星仔到如今的星爷,银丝缕缕的周星驰已经将重心转移到了导演的定位上,这也是他产量逐年下降的重要原因,周星驰已经不屑于银幕现身了。我们失去了一位名叫周星驰的喜剧演员,却收获了一位名叫周星驰的喜剧导演,这究竟是影迷的幸与不幸?

2、罗宾·威廉姆斯

他是一位永远长不大的大男孩,有着一颗永远不会变老的童心。他的影片很少出现血腥、暴力与色情。他的名字几乎就是“儿童不宜”的反义词。家长们也乐得在银幕上看到他,因为他总能把孩子们逗得捧腹大笑,而偶尔的深沉演出亦能将成年人打动得潸然落泪。

《大力水手》《铁钩船长》《窈窕奶爸》《飞天法宝》《勇敢者的游戏》《机器管家》《休旅任务》……他的名字总能和一大串儿童喜剧片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我们也能在《死亡诗社》《美梦成真》《心灵捕手》《八月迷情》这样的严肃类或是文艺片中看到他的身影。

之后,罗宾·威廉姆斯在喜剧的道路上没有给我们太大的惊喜,只能在《博物馆奇妙夜》等影片里给后辈本·斯蒂勒、欧文·威尔森等人打打下手。也许他正在向罗伯特·德尼罗、达斯汀·霍夫曼等人靠拢,成为以正剧为主、偶尔涉足喜剧的影帝级人物。可我们还是觉得他那张天生滑稽的脸蛋不那么靠谱。

就在我们期望他重返喜剧舞台之时,却迎来了一个噩耗。2014年8月11日,罗宾·威廉姆斯在自己的加州寓所中自杀身亡。

也许只有一个解释,上帝想看喜剧了……

1、莱斯利·尼尔森

“白头神探”是他更为人熟知的名字。为什么要把他放在第一位,因为他才是无厘头喜剧名副其实的鼻祖,金·凯瑞与周星驰不过是他的晚辈与衣钵传人;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已经离我们远去很久了。

尼尔森先生已于2010年11月29日去世,享年84岁。从此,世上再无“白头神探”,而《绝命错杀令》《脱线帝国》也将成为尘封的喜剧经典,不再被人时常提起。但我们仍要牢记他的名字:莱斯利·尼尔森,一位在录像厅时代给予过我们无数欢乐的白发老头,一位子弹上的男人。

那些缓缓远去的喜剧之王们,就如夜空天幕上渐渐黯淡的星辰,正在被冉冉升起的点点繁星所取代。他们的光华日渐隐去,被之后的如本·斯蒂勒、亚当·桑德勒、威尔·法瑞尔、史蒂夫·卡瑞尔们的光芒所掩盖,继而被更新生的西蒙·佩吉、尼克·弗罗斯特、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和沈腾们抢去了风头。

但他们始终锚固在璀璨银河里应有的位置上,淡淡的发光,默默的发热,为喜剧的蓝色海洋充当那深深处的一片水草,一页贝壳或是一粒顽石。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喜剧星空才依旧灿烂;也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欢乐海洋才永远蔚蓝。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renliaolang1@163.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2 酷客影院 陕ICP备32148754号